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相传,前秦将军窦滔新结识了一位能歌善舞的女子,纳为妾后,百般宠爱。
窦滔的妻子苏蕙为挽回丈夫心意,将840字诗文进行了绝妙的编排,用五色丝线绣成八寸见方的锦缎,无论正读、反读、纵横反复都可以解读出一首诗。
窦滔看后回心转意,两人又恩爱如初。
这便是《璇玑图》故事的源头,虽然当时已传为美谈,但还远没有流传千古的影响力。
真正使《璇玑图》风行天下的,是300多年后的女皇武则天。
武则天十分喜爱《璇玑图》,亲自作序《织锦回文记》,不仅称赞苏蕙的才华,也为她坚守真爱,凭借智慧从“小三”
身边夺回丈夫的行为叫好。
有女皇帝的推崇,又有才女争取爱情的动人故事背景,再加上《璇玑图》本身奇巧绝伦,因而引来文人雅客历时千年的品赏和追捧。
据典籍记载,与《璇玑图》有关的名人有百位之多,其中梁元帝、李白、黄庭坚、朱淑真等都曾歌咏过苏蕙。
关汉卿还曾作《苏氏织锦回文》杂剧。
清代李汝珍的小说《镜花缘》中辑录了《璇玑图》和武则天的序文,令《璇玑图》更广泛地流传开来。
解读《璇玑图》中的回文诗,成为历代文人的风尚,甚至成为一种比拼才华和智力的竞技。
武则天着意推求,得诗二百余首。
宋代高僧起宗,将其分解为十图,得诗3752首。
明代学者康万民,苦研一生得诗4206首。
当前统计,可组诗7958首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...
重生在封神大战之前的上古时代,李长寿成了一个小小的炼气士,没有什么气运加身,也不是什么注定的大劫之子,他只有一个想要长生不老的修仙梦。为了能在残酷的洪荒安身立命,他努力不沾因果,杀人必扬其灰,凡事谋而后动,从不轻易步入危险之中。藏底牌,修遁术,炼丹毒,掌神通,不动稳如老狗,一动石破天惊,动后悄声走人。本来李长寿规划中,自己会一直躲在山中平安无事的修行成仙,直到有一年,他的老师父静极思动,又给他收了个师妹回来ps暂时不开新群,五群(1o98711961)壹群(474o95492)2群(836797636)3群(398929196)肆群(1o71o59242)贯彻到底,轻松修仙!...
...
...
...
...